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haron Cheng

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閱讀心得二

重點摘要:

  • 七個務實的理財策略。

  • 列出讓你擔心的財務困擾。

  • 保障你無法承受的風險。

本文閱讀時間: 5分鐘


適用對象: 所有人


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這本書除了實務面的理財建議,更著重在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上篇文章裡談到作者分享的幾個財務觀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文末連結。這篇文章會以分享作者提供的理財策略為主。


  • 認真存錢 Save diligently

  • 將債務降至最低 Keep debt to a minimum

  • 保障重大的財務損失 Insure against major financial threats

  • 為失業做好準備 Prepare for unemployment

  • 降低投資成本 Hold down investment costs

  • 減少稅收 Minimize taxes

  • 避免不必要的高風險投資 Avoid unnecessarily risky investments


1. 認真存錢 Save diligently


認真存錢,這是掌握金錢的第一步,存錢看似簡單,卻也有不少人過著月光族的生活。作者在第23天裡提到,固定支出應該在收入的50%以內。有記帳的朋友,拿出你的記錄看看是不是有達到這個標準,沒有記帳的朋友也沒關係,拿出你的Credit card 刷卡紀錄和銀行紀錄,填下以下支出,即可審視你的固定支出。作者在此定義的固定支出不包含娛樂項目或者買衣服、鞋子、外食、旅行等費用,而是每個月必定會產生的花費。

(此處表格和書有些許不同,大家可以依照自己情況自行增減)


審視完自己的固定支出之後,可以看看自己能存下多少,假設拿掉了50%-60%的固定支出,再扣掉20%的娛樂支出,是不是就有機會能存下收入的20%呢?


如果固定支出高過80%的朋友也沒關係,花點時間比較一下自己各種保險費用、電費、瓦斯費、網路費以及房貸利率,然後打電話請那些公司給你更優惠的價格,他們都寧願Match rate和提供折扣也不願意失掉現有客戶,常常一通電話就可以省下好幾百塊。

試著把自己的固定支出降低到收入的50%,漸進的存下6個月以上的緊急預備金,再開始存下一筆資金拿來投資。一步一步,穩健的走向Financial Happiness。

2. 將債務降至最低 Keep debt to a minimum


最常見的債務有信用卡債、Afterpay、車貸、家具分期貸款和房貸等,之前在<銀行願意貸給我多少錢買房?>一文當中有提過,銀行願意借和實際能不能負擔是兩回事,每個人要量力而為,不要為了代步的工具、安居的地方,背上過高的債務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作者建議房貸還款最好在稅前收入的28%之內,而其他的債務應該在稅前收入的10%。如果高於這個比例,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法減少債務:

  • 停止使用信用卡,全部用現金交易。

  • 集中資金清償收取最高利息的債務,通常是信用卡債。

  • 提高每月還款金額於快付清的債務,比方車貸、家具貸款等。比方只剩下四個月就可以把分期的冰箱貸款還清,與其支付minimum payment $50,不如多付一些,提早更快結清這筆債務,進入正向的現金流循環。

  • 如果你擁有房產並且累積了一些房屋淨值,可以考慮房屋淨值信用貸款(Home Equity Line of Credit)或房屋淨值貸款(Home Equity Loan),比方房子原本50萬,過了幾年漲到60萬,房主可以就房屋升值的部分和銀行申請貸款80%,以這個例子來說就是10萬X 80% = 8萬,利用這筆錢先還清高利息的卡債和車貸。(這部份建議與你的貸款Broker商量)

  • Refinance,重新商量貸款利率,可能是利用轉換貸款機構的方式,獲得更好的貸款利率。(這部份建議與你的貸款Broker商量)

3. 保障重大的財務損失 Insure against major financial threats


作者花了相當多的篇幅在討論保險,並且讓讀者列出自己擔心的各種財務損失,要能達到Financial Happiness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保障無法承受的財務損失,當你有一張安全網能穩穩接住你的時候,各種擔心和焦慮會隨之減少,讓你能更專注自己的目標。


這就像我們會為車子保險、位房屋保險的道理一樣,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資產,保障自己無法承受的損失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的保護。


而我們又該保多少?


通常我們會看收入狀況、支出狀況、債務狀況以及風險承受度。


比方黃先生是家中主要收入者,目前有50萬的自住房貸款,40萬的投資房貸款,有5萬塊的緊急預備金,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


像這種狀況,可以考慮保障自己所有債務+孩子教育基金+家事助手的費用,這樣若主要收入者意外身亡或殘障無法工作,至少家人不用擔心債務還款的問題,妻子也不用急著去找工作,負擔各種支出。也有一種狀況是,客人認為不需要保障所有債務,如果真有意外發生,可以把投資房賣掉就好。那此時面臨的風險是,如果遇到房市不好,被迫緊急賣房賣不到好價格的風險。


該保多少要考慮到的還不僅於此,有些家庭凝聚力很強,雙方父母都會幫忙、也有足夠資產協助、伴侶也能回到快速返回職場工作,那也許就不必保到所有的債務,這都取決於個人的情況。建議諮詢專業的Financial Planner來提供適合你的保險建議。


作者也提到一個觀點是,不要心疼你付出去的保費,沒有用到表示你很健康,你也寧願不要用到。就像是車險、房屋險一樣,寧願自己不需要用到,但是有保障就多一層安心。


如果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保險的朋友,第一步是去看看你的Super,裡面通常有預設的死亡險和意外殘障險,看看保額是否足夠,有沒有收入保險? 如果感覺有所短缺,建議找專業的Financial Planner幫你做規劃,讓你晚上能安心睡個好覺。

4. 為失業做好準備 Prepare for unemployment


有三種失業的風險,被裁員解雇、因疾病意外無法工作或死亡。

  • 裁員解雇

這種狀況就需要靠緊急預備金,讓自己有時間再找下一份工作,至少準備3~6個月以上的儲蓄,來面對這種緊急情況。平時也要不斷精進自己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讓自己保持競爭力,現在有很多公司已經將公司內部的行政業務外包,聘用菲律賓和印度等國家的人來處理瑣碎的行政業務 (Administration work),這些地方的人英文好,工作努力,而且工資低,再加上科技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唯有不斷保持自己的技能,才能不被淘汰。

  • 因疾病和意外而導致無法繼續工作

這就需要傷殘險(Total & Permanent Disability Cover)、收入保險(Income Protection)和重大疾病險(Trauma Insurance)來應對此類的失業風險。詳細介紹請見<簡介澳洲人壽保險 Life Insurance>一文

  • 死亡

這就需要壽險來支應相關的風險。

作者不是鼓勵大家把失業當成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但是要走向Financial Happiness,就要考慮到自己面臨著那些風險,準備好安全網來應對。


5. 降低投資成本 Hold down investment costs


前幾天一個新客人拿著自己Super Statement說自己都忘了有這個帳戶,我聯繫完Super公司後發現這是一個早期的產品,客人的Balance沒有投資,單純是現金,而Super竟然收取3%的管理費。這是穩賠不賺


我們無法掌握市場走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審視自己投資商品的經理人管理費,不要去買穩賠不賺的投資。


6. 減少稅收 Minimize taxes


在澳洲的好處就是有良好的社會福利,也因此我們需要支付較高的稅率,但是稅率越高,留在我們口袋裡的就越少,要累積資產的時間就越長。好好的利用Super優惠的稅率下進行投資,找個好的會計讓你能合理的少交一點稅,才能更有效率的達到財務目標。


7. 避免不必要的高風險投資 Avoid unnecessarily risky investments


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投資不是賭博,是將資金交給有前景的公司,獲取身為股東所該有的報酬。合理的資產分配和有紀律的投資才是累積財富的好方法。


我們在規劃客人投資時,從不鼓勵短線投資,不鼓勵聽信朋友的朋友的消息、不鼓勵一般人研究個股,不鼓勵技術分析,不是因為這些方法不可行,而是花費的時間心力太高,這麼多專業經理人每天盯著報表,都不一定能贏過市場,還是把時間拿來精進自己的知識和工作上,才是穩賺不賠的方法。投資只是加速累積財富的速度,自己的賺錢能力才是累積財富的最大來源


以上是本書的重點摘要加上個人心得,這本書文字淺白,每一篇的篇幅又短,推薦給大家,每天花個五分鐘,一步一步走向財富自由的道路。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僅提供相關資訊並非提供全面資訊或任何投資或其他專業意見之意,文章內容是作者自己查看相關資料彙整而成,作者不保證資料正確性。文章內容未考慮個人情況、需求和目標,任何人觀看本文後採取相關行為須自行負責。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article is general in nature and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your personal circumstances, financial needs or objectives. Before acting on any information, you should consider the appropriateness of it and the relevant product or strategy having regard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In particular, you should seek 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ce and read the relevant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or other offer documents prior to acquiring any financial product or making any formal financial decisions.

0 comments

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機能がオフになっていま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