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haron Cheng

Invest for your children 在澳洲為你孩子投資的最佳方式- 上篇

Updated: Feb 16, 2019

重點摘要:

  • 幫孩子投資前先搞清楚稅務規則,避免66%的懲罰性稅率。

  • 方式一: 投資在父母名下 Investing directly by the parent

  • 方式二: 父母為信託受託人(信託管理人) Investing by the parent as trustee

  • 方式三: 投資在正式信託名下 Investing through the family trust

  • 方式四: 投資保險債券Investing in insurance bonds

本文閱讀時間: 5-7分鐘


適用對象: 想幫孩子投資的澳洲稅務居民 (本文有些難度,需要對澳洲稅務有基本了解)


我經常被問到如何最好的為孩子和孫子投資,很多家長都希望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未來,存下一筆資金給孩子上好學校、買車、結婚、買房頭期款等等,但怎樣是最好的方式? 投資在孩子名下?父母名下? 信託名下?


以下說明幾種方式,由於牽涉到的稅務觀念較為複雜,這裡僅提供一些基礎概念給大家參考。每個人情況不同,建議大家投資實際操作前諮詢你的會計師和財務規劃師,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管道和產品。


由於要介紹的資訊很多,此主題會分成上下兩篇,有興趣的朋友記得Follow 雪輪的澳洲理財筆記 專頁,才不會錯過下篇文章喔。


Investing for your children

幫孩子投資先搞清楚稅務規則,避免66%的懲罰性稅率!



澳洲身為福利國家,稅務也是數一數二的高,有些人刻意將資產轉移到孩子名下,想節省稅務,稅務局為了防止這種假借名義為孩子投資,但實際上受益者還是父母的狀況,有特別適用於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稅務規則。請參考下圖 ATO 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稅務表,不像大人有$18,200的免稅額度,未成年人只有$416的免稅額度,一旦所得超過416元,從$417到$1,307之間將被收取66%的懲罰性稅率,收入超過1,307以上的話,全部金額都是收取45%的稅率


資料來源: https://www.ato.gov.au/individuals/investing/in-detail/children-and-under-18s/your-income-if-you-are-under-18-years-old/?page=3

舉例一:


Amy用女兒Kris的名義開戶,並存入$50,000,假設每年定存利率有2.5%,Kris的銀行利息收入是$1,250一年($50,000X2.5%=$1,250),這筆利息還是持續存在Kris的名下,Amy並不打算使用存在Kris名下的這筆資金。


對照ATO的表格,由於$1,250超過 $416免稅額度,並且落在$1,307以下,超過$416的部分將被收取66%的稅,也就是要交 $550.44的稅給ATO ($1,250-$416=$834, $834X66%=$550.44),真的是很嚇人的稅,家長一定要小心。


舉例二:


Amy用女兒Kris的名義開戶,並存入$60,000,假設每年定存利率有2.5%,Kris的銀行利息收入是$1,500一年($60,000X2.5%=$1,500),這筆利息還是持續存在Kris的名下,Amy並不打算使用存在Kris名下的這筆資金。


同樣對照ATO表格,由於所得超過了$1,307,這$1,500將全部適用45%的稅率,也就是總共要交$675的稅給 ATO ($1,500X 45%=$675)。


常見延伸問題: 如果小孩15歲後開始打工,打工收入的部分要如何交稅呢?


回到上面的ATO表格,在超過1,307元收入那欄上有說, 45% of the total amount of income that is not excepted income” 簡單來說就是未成年人的打工收入和成年人一樣享有$18,200的免稅額度,以及低收入稅務減免 $445 (low income tax offset)。


以ATO網站上的例子說明:


小結:直接投資在小孩名下可能會繳交最高的邊際稅率。請各位家長小心掌握$416以內的免稅額度。


接著來看看其他幾種幫孩子投資的方法:


一、投資在父母/祖父母名下 Investing directly by the parent/ grandparent



在了解了上面所說的稅務規則之後,其實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是投資在收入較低的父親/母親/祖父母名下


(請注意這裡提到祖父母是如果投資金額的來源是祖父母給的,他們主動、願意這樣做,不會影響他們的政府退休金,並且有立好遺囑,清楚說明資產分配的前提下。)


好處

  • 適合投資在家長其中一方收入較低的人名下

因為利息所得是算在家長名下,所適用的稅率為成年人的邊際稅率,享有$18,200的免稅額度。超過$18,200,在$37,000以下的所得也只有19%的稅率,再加上low income tax offset (低收入稅務減免),比投資在孩子名下可能導致的懲罰性稅率,實在是更為簡單且划算的方法。

  • 享有Franking Credit (紅利抵免)

簡單來說,投資者投資一家企業,獲得Dividend(分紅),當分紅發到投資者手上時,有的企業已經先向政府交了30%的公司稅,因此身為邊際稅率低於30%的投資者,在報稅時,可以把企業預先交的這30%的稅申報回來=退稅。舉例企業股利分紅$100,企業先幫股東交了$30的稅,所以實際上股東拿到手只有$70,若該投資者當年沒有taxable income,他可以在報稅時,把那$30的Credit退回。

  • 父母擁有最終控制權

家長可以自行決定資助孩子的時間、金額何方式,沒有小孩成年後就必須要轉移資產的問題,相反的如果投資在小孩名下,當他們18歲以後,就可以自行花用這筆金額,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起成熟、負責任的金錢觀,這筆資產就沒有任何保護,全憑孩子自己做主花用。

  • 保護孩子的資產

這點算是控制權的延伸,因為這筆錢是從父母名義下給出的,比方當父母提供給孩子買房的頭期款時,除了一般的贈予(Gift),還可以考慮用”貸款”的方式借給孩子,請律師撰寫好貸款協議,可以是interest free loan所以也不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好處是,如果孩子與其partner感情出現問題,離婚進行資產分割時,這部分並不是你孩子的資產,而是你孩子的債務


因為孩子離婚而出現的各種財務紛爭,還連帶拖累七八十歲父母的經濟狀況,在我平時接觸的案例裡不算少見,兩個人感情好時自然沒有問題,但是關係變化時,各種醜態讓人難以想像,在能力許可下,還是多為你的孩子考慮一步,這不僅是保護你的孩子,也是保護你自己。


壞處

  • Capital Gain Tax 資本所得稅/ 資本增值稅

如果父母在孩子成年後,決定把資產轉移給孩子,那麼獲利所得將算在父母親的名義上,並以該年度的所得來計算稅務。對於只是因為照顧家庭而暫停事業的家長,如果未來還是會返回高薪的工作,那麼用其中一個家長的名義來投資,就不是太聰明的選擇。


舉例:


Amy目前是人力資源的高管,年薪$18萬,15年前用自己的名義幫孩子投資股票, 她當時是全職家庭主婦,小孩上學以後才返回職場工作。最近為了幫孩子買車,她決定賣掉股票,總共獲利的部分是4萬 (獲利=賣出價格減去買入價格)。


Amy要繳交多少的Capital Gain Tax呢?


因為股票持有超過12個月以上,Amy享有50%的Discount,因此只有2萬塊會加在她該年度的個人所得,也就是總共20萬的年收入,這2萬塊獲利要付的邊際稅率就是47% (45%+2% Medicare levy= 47%),相當於$9,400的稅務負擔。


提醒: 投資在父親或母親其中一人的名下,或者是雙方聯名下,最要考慮到個人未來的職涯規劃。因此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多加考慮各種可能性,和會計師或理財規劃師好好商量。


  • 影響政府退休金

先前提到有些祖父母想幫自己的孫子孫女投資,當投資金額增加,隨著時間資產增加,有可能會影響到提領退休金的資格,因此一定要小心規劃。


  • 考慮遺囑規劃

不論是在父母名下或是祖父母名下的投資,都盡量要有公平的分配,並且有正式的遺囑,清楚明白的分配好資產,免得日後家庭紛爭。


下篇文章還會介紹其他方式,以父母為信託受託人、成立正式信託、投資保險債券等方式,有興趣的朋友記得Follow 雪輪的澳洲理財筆記 專頁,才不會錯過下篇文章喔。


最後再囉嗦一句,幫孩子投資是好事,但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更為重要,推薦大家去看 The Barefoot Investor for Families這本書,附上閱讀心得在此給大家參考。


 

參考資料:


 

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僅提供相關資訊並非提供全面資訊或任何投資或其他專業意見之意,文章內容是作者自己查看相關資料彙整而成,作者不保證資料正確性。文章內容未考慮個人情況、需求和目標,任何人觀看本文後採取相關行為須自行負責。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article is general in nature and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your personal circumstances, financial needs or objectives. Before acting on any information, you should consider the appropriateness of it and the relevant product or strategy having regard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In particular, you should seek 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ce and read the relevant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or other offer documents prior to acquiring any financial product or making any formal financial decisions.


0 comments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